中国远程教育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 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融入中小学课程建设探赜

    张善超;熊乐天;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原始创新,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实现原始创新的关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并不是仅仅依靠高等教育阶段就可以实现的,而是一个贯穿整个小学、中学、大学的连续培养过程。中小学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融入中小学课程建设是指在保障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校根据拔尖创新人才早期成长规律,对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进行的系统性建构。然而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在融入课程建设时面临环境不良、制度困顿、技术锁定等困境。通过弘扬育人文化、营造课程建设的良好环境,完善制度供给、夯实课程建设的基础,加强技术研发与提升教师胜任力,强化课程建设的技术之柱,或可破解上述困境。

    2024年04期 v.44;No.591 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0K]
    [下载次数:50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教育基本理论

  • 替代还是赋能:人工智能教学对教师教学权的冲击及其应对

    宋凡;龚向和;

    人工智能只能赋能教师教学,不可能替代教师行使教学权。从权利的生成逻辑来看,教师教学属于公共性、专业性与法定性相统一的权利,替代型人工智能教学论者所倡导的完全替代型教学与部分替代型教学存在着权利主体公共性缺失、专业义务履行不能与法律责任承担不能的法治困境,故而不应对教师教学权产生实质性冲击。但人工智能却可能成为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因素,使得教师教学发生内部技术性替代,进而导致部分教师丧失教学权。为了保障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教学权利,应构建起教师智能教学权主体性的法律保障体系,加强对教师行使智能教学权条件与能力的保障力度,并为教师保留一定的智能教学方式自主选择空间。

    2024年04期 v.44;No.591 1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下载次数:18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教育政策与治理

  • “双减”格局下家长教育焦虑纾解了吗?——基于中国29省(区、市)的实证调查

    祁占勇;方洁;任姝怡;

    家长教育焦虑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普遍存在,其有效缓解是“双减”政策行稳致远的必然诉求。本研究以中国29省(区、市) 116个地级行政区1,347名中小学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在生态系统理论框架下,探讨宏观系统的政策因素、中观系统的学校因素、微观系统的家长及学生因素三方面对家长教育焦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以往相比,“双减”格局下家长群体性焦虑得到缓解,内部具体焦虑程度有增有减,焦虑焦点未得到转变。家长群体焦虑内部存在性别、职业、地区等方面差异。“双减”政策设计合理性认同是宏观系统影响因素;学校所处地区、学校老师是否主动联系家长是中观系统影响因素;家庭经济条件、家长性别、教育期望、“双减”后是否给子女聘请家教、是否让子女参加校外学科类辅导、学生就学阶段、学生年级排名是微观系统影响因素。基于此,家长教育焦虑的纾解需要从政府主导并综合施策打好“组合拳”、学校引导并多管齐下打好“连环拳”、家庭向导并多点发力打好“连续拳”三个方面共同发力。

    2024年04期 v.44;No.591 28-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0K]
    [下载次数:36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科技赋能教育

  • 多场景融合的教师数字画像:模式建构与应用方法

    胡小勇;眭慧;陈莹;穆肃;

    教师数字画像是助力教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结合新时期教师角色的多元综合性和专业能力的多维复合性需求,有必要对教师进行基于多场景融通的数字画像。本文面向精准教研、教师培训、课堂教学、智能研修、绩效评价等教师工作属性相关的关键场景应用,从数据获取、数据融合、画像描摹、画像运用、服务优化五方面建构了多场景融合的教师数字画像模式,以解决画像重复建设、共享困难、利用率不高、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基于此,依托多场景需求识别、可视化结果呈现、多主体协同、关注数据安全问题等应用方法,可帮助制定循证的专业发展路径、设计系统智能化评估方案、形成多元贯通的教师发展共同体和营造稳定可持续的画像应用环境,从而优化教师数字画像的多场景应用服务体系。

    2024年04期 v.44;No.591 47-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4K]
    [下载次数:19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人工智能助力教师专业发展:价值定位、现实制约与制度建设

    杨帆;陈昊璇;朱永新;

    虽然世界各国已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但仍然缺少对人工智能助力教师专业发展的系统性思考。纵观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历程,人工智能技术继承了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工具、方法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更深刻地撼动着教师的专业角色,对教师提出了提升人工智能素养、转变教学关系取向、实现虚实跨界融合、主导人机协同发展等新要求。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定位是提供数据基础、保障过程监测、拓展研修场域和定制培训方案,其助力过程依然面临着教师层面技术应用能力不足、技术接受度不高以及学校层面区域资源配置失衡、受到学校教育制度限制、保障监管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的现实制约。对此,应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建设“评价、培训、服务、教研、督导”系统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不断探索人工智能助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2024年04期 v.44;No.591 58-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下载次数:34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数字化技术赋能教师有意义评价的逻辑架构与生成机制

    陈恩伦;吴南中;

    教师评价作为形塑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和培育教师发展生态的有效工具,在效率主义主导的评价逻辑中被异化。有意义教师评价建立在教师是一种复杂生命体的隐喻之上,以促进投入、激发活力和提升价值为取向,通过教师自主参与、体验优化、多元主体协同,促使教师评价意义的回归。数字化技术的接入,强化教师评价的自主参与,支持评价方式的改变,通过数据、证据、流程变化等形式帮助教师摆脱标准化空间、线性时间等多重约束,为教师有意义评价提供了支撑。基于此,文章建构了以数据、算法和算力为基础的教师有意义评价运行架构,实现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教师有意义评价,其生成需要教师能力建构机制、组织适配机制、发展控制机制的共同作用。

    2024年04期 v.44;No.591 6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下载次数:15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身份镜像:困境与建构

    周东;

    人工智能以技术驱动显著地重塑了传统教育情境,也给教师身份镜像的映射及建构带来了困境,从自我镜像、环境生态、自我实现等角度挑战着教师的身份认同。为破解这一困局,促进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身份的建构,基于自我镜像及教师身份镜像的内涵,采用理论分析法分析了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教育变革及影响,创新性地提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身份应建构为: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教育者、积极探索生态建构的研究者和能动推进专业发展的学习者。最后从教师个体、教育生态等角度提出应对之策:教师要能动参与人机协同,创新自我实现路径,在变化发展中动态建构身份镜像,同时教育部门、各级学校及社会各界应合力重塑教育生态,赋权增能教师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氛围。

    2024年04期 v.44;No.591 8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下载次数:19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职业教育

  • 新时代职业教育评价数字化转型的形态与路径

    熊晴;朱德全;

    面向高质量发展与现代教育体系建设,新时代我们需要类型发展式、系统渐进式和协同共生式的职业教育评价改革。基于类型化发展的定位,新时代职业教育评价改革形成以理性复归、体系重构、数字赋能为核心的三大价值旨归,即:力破“五唯”无主体性思想,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构建“分类分层、职普融通”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赋魅于技术理性,打造职业教育评价数字生态圈。由此,以“技术嵌入—技术耦合—技术共生”为逻辑理路,探索数字化转型下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三种形态,包括一体化在线评价平台的初级形态、智慧化多元评价机制的中级形态和内生性增值评价文化的高级形态。未来,推进职业教育评价的数字化转型需遵循“上下统筹、内外联动、点面结合”的智慧化运行进路,以数字“治理术”破除职业教育评价中的符码崇拜,以智慧“大数据”增强职业教育评价系统的治理韧性,以技术“新秩序”升级对职业教育评价的数字信任。

    2024年04期 v.44;No.591 94-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5K]
    [下载次数:26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远程教育征订

    <正>《中国远程教育》创刊于1981年,是教育部主管、国家开放大学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理论学术期刊,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转载来源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2024年04期 v.44;No.591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